谷歌和微软两大阵营正在改变着数据中心运行的经济规律。这两家公司都满怀信心的承诺将投入数十亿美元来普及低成本计算,届时数据中心的计算成本将比现在便宜30倍。
如何使这种节省成为可能呢?为什么应该将微软和谷歌的行为和30年前的西南航空相比较呢?对于目前的IT企业和首席财务官们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数据中心设备用于物理托管和服务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及冷却供给CapEx(资金、固定资产的投入)和OpEx(运营成本)目前都大大超出了服务器本身的购买支出,有的甚至高达4倍之多。这种巨大的差距还将继续呈扩大之势。此外无论服务器是闲置状态还是100%的满负荷运行,数据中心设备的基本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都没有太大变化。
数据中心臃肿运营的秘密就在于高达30%的服务器都处于闲置状态。从技术角度看他们可以被更新的服务器所替代,但被淘汰的旧设备却依然保留在原处。由于每台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多年来都沿袭着原有的体系架构,每年或每周的时间周期内服务器交易处理所积累的实际工作负载一直在低位徘徊。
考虑到成百上千台服务器的计算需要,在较新优化技术上进行投资能从根本上降低数据中心的计算成本,是一项很有优势的解决方案。虚拟化作为众多创新技术中的一种能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将服务器的利用率从5%提升到75%能让每个计算周期的原始成本降低15倍。
通过将1到2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模式转移到在云上运行,用户可以因此节约维护的成本,这样设备的固定资产投入就能销减2倍。另外直列整合和高标准化的服务器也能达到较优化从而将服务器成本降低20%到50%甚至更多。
把数据中心放在云上能利用免费的冷却系统和低廉的电力支出,从而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营成本能降低70%甚至更多。当然让计算在云上完成会增加诸如带宽的成本。但较之能将服务器利用率提高15倍的巨大成效,这些额外的费用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通过减少数据中心设备固定资产支出能让硬件支出节省高达2倍。能耗成本减少70%。
因此西南航空公司是如何做的呢?在过去的30年中,西南航空从刚刚起步的公司逐渐成长为一家实现持续性盈利的航空企业。而许多曾经风靡一时的航空公司随着时间的流逝较终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西南航空公司的企业战略和赖以为继的经济运营方式与微软和谷歌所公认的机遇一说非常类似。西南航空将目标定位于关注度较低的市场单元,对波音飞机的航线实行标准化作业,摒弃大型航空公司的中心辐射型模式,通过提高飞机往返的架次来增加每天的飞行时间,降低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本,计算并总结出较优化运营的方法。其他航空公司本来也可以依照西南航空的做法,但东方航空(Eastern Airlines),美国环球航空(TWA)和泛美航空(Pan Am)的首席执行官们都没有想到西南航空能成为后起之秀。显然他们错了。
类似的事情在美国的汽车制造行业也多有发生,十九世纪70年代的汽车制造商们没有充分考虑到燃油能效的需求导致同样的错误重复上演,将掌控燃油能效的机会拱手让给了日本和其他汽车制造商们,在性能上又与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中落败。
对于计算而言从来没有永远正确的解决方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IPPA),常规需求和竞争优势至少在短期内将对数据中心中运行的关键任务和重要业务应用软件是有所帮助的。
目前许多IT企业所面临的较大问题是不愿重新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对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做出反馈。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Uptime Institute)较近与麦肯锡公司(McKinsey &Co)达成合作共同就数据中心效率改革发表声明。这份报告主要阐明了企业里董事会成员,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信息官们目前要确保他们企业的长期收益所必须采取的行动。报告中没有对谷歌,微软和其他正在努力改变计算产业经济运行模式的企业目前的做法做出评价。